采编公开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危机观察”?
俄乌冲突是近期的大事件。这些天,我们每天收到大量战况推送,不知哪个真,哪个假,还不时遭遇事态“大反转”。
俗话说“观棋不语”,作为专业媒体,在一切不明朗时,不予置评,也许是最安全、最“没有损失”的做法。但此时专业媒体不发声,又是“巨大的损失”和缺位。
一面是翻云覆雨的“信息战”,一面是受众对“真实和理性”的需求,适时、恰当地提供“言论观察”,是媒体的使命价值所在,也是媒体形象塑造的契机。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危机观察”?本期小牛工作室以中新社稿件《(国际观察)俄罗斯承认乌东部独立影响几何?》为例,谈谈危机观察至少需要的三重考量。
“第一个落点”——人无我有,抢占先机
2月22日,这篇《国际观察》提交时,正是普京突然宣布承认乌东两“共和国”后第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舆论还在错愕之中……我们搜索了中文报道,鲜见“分析解读”类文章。踩准这个时间点,就占据了先天优势,人无我有,传播效果不会差。
当然,俄乌危机事态迅速升级,第二落点、第三落点很快就覆盖了“承认乌东独立”这个“第一落点”。即便如此,据不完全统计,这篇《国际观察》仍获得多家外报采用,同时被多家网媒转载,微博、微信也有不错转载。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约有32.6万人自乌克兰涌入波兰》
“我们站哪一方?”——立场稳健,观点鲜明
地缘政治复杂残酷,俄乌冲突是欧洲安全架构多年来迟迟不能达成一致的必然结果。换言之,自2014年乌克兰政变及克里米亚事件以来,美国、北约与俄罗斯的角力持续紧绷,即使暂得一夜和平,也很难保证第二日不起硝烟。再换句话说,任何裹挟舆论、不问原委的“反俄反乌反……”都应该警惕。
中国外交部反复呼吁,乌克兰问题有其历史经纬,北约连续五轮东扩,俄方的安全诉求理应得到重视和解决,中国主张尊重保障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力主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
▲《中国开始从乌克兰撤出首批公民》
这篇《国际观察》首先站稳了这个“中方立场”,中正理性、不偏不倚。文章开篇即阐述基本事实:俄此举“是基于欧洲安全架构考虑而采取的‘破局’行为”,“俄罗斯孜孜以求,通过与美国和北约就欧洲安全架构问题的谈判,实现自身安全关切的获取及平等伙伴地位的确认,没有任何进展”,面对美国制造的“入侵压力”,“普京当局不愿意将议程设置的主动权拱手相让”;
文章也没有“选边站队”,而是明确指出俄方行动的危险:“俄罗斯此举是一步险棋。一方面俄未能解决北约东扩带来的安全问题,战略安全目标未达到,欧洲安全新架构未形成;另一方面,来自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制裁将接踵而至;此外,在对外关系方面,俄罗斯此前与法、德等传统欧洲国家维系的关系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让子弹飞一会”——慢下结论,留有余地
这篇《国际观察》的可贵之处在于,有所预判,但又不急于下结论,留有余地。文章的预判都是方向性的、开放式的。
如:“首先,俄与美西方之间围绕欧洲安全架构问题的谈判已经不再是其最优先议程。其次,这展示出俄罗斯绝不让步的战略意志,但并不意味着俄就此拒绝与美国及西方国家继续展开接触与沟通”;
又如:“俄罗斯此举或难以完全得偿所愿,美西方基于其国内政治正确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做出重大妥协的可能性较低”,“该地区进一步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增加”。即便在今天来看,这些分析预判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让子弹飞一会儿”,从这个角度来看,“危机观察”的写作,留有余地是必要的。
▲《乌克兰民众撤离途中不忘携带宠物》
推荐阅读: